【摘要】列寧領導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是世界上第一個執(zhí)政的無產階級政黨,對列寧的黨建思想進行梳理和研究,有利于我們對無產階級執(zhí)政黨如何建設黨、如何執(zhí)政等問題進行總結,同時為加強和改進黨的自身建設、促進我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順利進行提供有益幫助。
【關鍵詞】列寧 黨建工作 執(zhí)政黨 啟示
【中圖分類號】F091.9 【文獻標識碼】A
俄國的布爾什維克黨,在列寧的領導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執(zhí)政的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的階級性質及其取得政權的方式和資產階級政黨相比完全不同,因此,在布爾什維克黨執(zhí)政后如何進行黨的建設方面,世界上并無先例可供借鑒。為此,如何將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建設成能夠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促進本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執(zhí)政黨,始終是列寧關注的重大問題。列寧對如何加強無產階級政黨建設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研究,并形成了豐富的理論與經驗,對當前我國推進執(zhí)政黨建設具有重要的啟示。
列寧黨建思想的理論淵源
列寧黨建思想的理論淵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建學說。馬克思、恩格斯所創(chuàng)立的黨建學說,統(tǒng)稱為馬克思黨建學說,其對無產階級政黨理論進行了深刻而科學的闡述。馬克思黨建學說論述了建立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必要性,同時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標準、建設方式,這些理論學說為列寧黨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理論淵源。例如,馬克思、恩格斯十分注重將無產階級政黨建設的理論學說和具體實踐相結合,通過理論指導實踐,同時通過實踐豐富和發(fā)展黨建理論學說,使理論和實踐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列寧的黨建思想繼承和發(fā)揚了馬克思、恩格斯的黨建理論和實踐之間相互結合的思想,主張在具體實踐中豐富黨的建設理論。
普列漢諾夫的黨建學說。列寧曾經跟隨普列漢諾夫反對俄國民粹主義思想,普列漢諾夫作為俄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先驅者,對列寧革命思想的形成尤其是黨建思想的形成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普列漢諾夫將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視為兩個完全不同層次的社會形態(tài),按照其黨建學說的觀點,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相比較而言,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優(yōu)勢,基于這樣的信念,普列漢諾夫成為俄國最早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公開宣揚的政治家,并成為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者之一,他創(chuàng)建了“勞動解放社”,通過各種措施嘗試開展無產階級政黨建設,通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對俄國民粹主義的錯誤之處進行了揭露批判,這些都對列寧的黨建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比如,普列漢諾夫主張在對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并要求“學會理解歷史發(fā)展的進程”,這對列寧以經濟為首要任務的認識具有重大的借鑒作用。在談到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時候,普列漢諾夫指出:“歷史上真正重大事變和人物所以重大,旨在他們是社會機構和經濟條件發(fā)展的符號和象征。”①這些觀點主張,是普列漢諾夫學說的精華,被列寧的黨建學說所吸收,認為執(zhí)政黨的建設需要符合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形勢。
盧森堡的黨建學說。盧森堡是德國共產黨和波蘭社會民主黨的創(chuàng)建者之一,同時還是國際共產主義的杰出戰(zhàn)士、重要活動家,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盧森堡的黨建主張總是立足于現實,反復強調黨內民主的極端重要性,反復強調黨要緊密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觀點主張,這些無疑都是正確的,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當然,盧森堡的黨建學說也具有明顯的歷史局限性,其雖然能夠準確認識人民群眾的重要作用,但在實踐中過于低估了黨的組織功能,始終沒有將黨建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從而使黨建學說不夠系統(tǒng)、不夠全面。從這些方面來看,列寧和盧森堡的觀點主張是完全不同的。列寧的偉大之處在于,除了向那些和自己的政見相同或者相似的同志學習之外,還非常善于向那些和自己的政見完全相反的人學習,和他們在爭辯的過程中汲取營養(yǎng)完善自身的理論主張。盧森堡的許多理論主張雖然和列寧的完全相反,但是列寧卻吸取了盧森堡黨建學說中的有益部分,比如吸取了盧森堡黨建思想中高度重視民眾作用、強調密切聯系群眾等方面的學說,盧森堡黨建學說中的有益部分成為列寧黨建思想重要理論淵源。
列寧黨建思想的主要內容
列寧黨建思想集中體現在其著作和具體的黨建實踐中,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四個方面。
執(zhí)政黨要加強對國家的領導。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成為執(zhí)政黨之后,其執(zhí)政地位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執(zhí)政黨工作的開展成效而發(fā)生改變,執(zhí)政黨的執(zhí)政地位可能逐步提升,也有可能逐步降低,并且在執(zhí)政黨和其他政黨的地位發(fā)生改變之時,執(zhí)政黨的地位也會產生“微妙”變化。由于俄國布爾什維克黨是世界上第一個執(zhí)政的無產階級政黨,無產階級政權的建立使國家關系發(fā)生了改變。面對這些改變,列寧認真思考了如何改變黨的領導方式、領導理念和領導任務以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等問題,并進行了相應的政策實踐。
十月革命之后,俄共(布)黨內產生了嚴重分歧,不少人對黨在政治上的領導地位等認識問題產生了動搖,“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對派”等提出了反黨的觀點和口號,其目的是取消黨的領導。列寧對這些完全背離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進行了嚴肅批判,并始終堅持:“黨是直接執(zhí)政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是領導者。”②他進而認為,執(zhí)政黨的首要任務就是領導國家的各項經濟建設,同時加強對國家政權的領導,這是保衛(wèi)革命勝利果實的現實需要。不僅如此,列寧認為執(zhí)政黨還需要加強對其他政黨的領導,使各黨派能夠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執(zhí)政黨要加強對工會組織的領導,使執(zhí)政黨擁有最為廣泛的民眾根基;此外,執(zhí)政黨必須采取措施克服社會民眾在文化上的惰性,建立全新的文化形態(tài)。
執(zhí)政黨要加強思想理論建設。馬克思確立了“從思想上建黨”的重要原則,并成為馬克思建黨學說的重要內容。列寧繼承了馬克思“從思想上建黨”的原則。對于如何“從思想上建黨”的問題,他認為,要高度注重理論的創(chuàng)新,反對理論的僵化和缺乏活力。對此,他提出了自己鮮明的具有實踐性的主張,認為必須將理論轉變?yōu)閷嵺`,通過實踐證明理論的正確性,同時通過實踐對理論中的缺陷和問題進行不斷的修正。由此可見,列寧是以較為靈活的實踐觀點對待理論問題的。在俄國革命過程中,列寧并沒有僵化不變地直接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俄國的革命與社會建設,而是將其和俄國的社會現實緊密地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為了加強執(zhí)政黨的思想建設,列寧主張通過創(chuàng)辦黨建理論刊物的方式,以及通過收集、翻譯和出版馬克思、恩格斯經典著作的方式,推進馬克思主義教育,并對相關理論問題進行探討交流,促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fā)展。同時,他還高度重視在全黨確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對資產階級的各種錯誤思想進行了揭露批判,高度重視全黨在思想上的團結,高度重視通過加強學習的方式提高全黨的思想理論水平。
執(zhí)政黨要加強組織建設。切實加強組織建設,是列寧黨建思想的重要內容。列寧十分注重加強黨內民主建設,要求黨的組織和黨員依據黨章和黨的其他相關規(guī)定,以民主的形式和程序,參與、決定和管理黨內事務。列寧始終堅持認為,實現人民民主、堅持和鞏固人民民主的前提保障是黨內民主。為了保障黨內民主,列寧認為必須加強執(zhí)政黨的組織建設。具體而言,要完善黨的組織結構,實行“中央集權、合理分工”,建立最高領導機關機構體系,設立黨的中央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設下政治局、組織局、書記處。其中,黨的中央政治局、組織局、書記處分別是黨的最高領導機構、組織機構和負責日常事務的機構。在注重黨的機構組織體系的頂層設計的同時,亦十分重視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建構,要求全黨必須加強基層組織工作。列寧還在相關決議中對黨支部的建設問題作出了專門規(guī)定,要求省委、縣委切實加強黨支部建設。在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中,列寧還強調通過黨的專門機構負責開展全面而有力的監(jiān)督工作,將這個專門機構開展的全面而有力的工作作為切實加強黨內監(jiān)督的重要組織保障。按照列寧的要求,俄國共產黨成立了“監(jiān)察委員會”,該委員會成為無產階級執(zhí)政黨史上第一個黨內監(jiān)督的專門機構。針對俄共(布)在執(zhí)政后出現了多個派別,對黨的執(zhí)政活動帶來諸多負面影響的實際,列寧主張取消黨內的派別,禁止任何形式的派別活動,切實加強了黨的統(tǒng)一。此外,對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保持黨的純潔性、確定詳細具體的組織原則等方面,列寧提出了明確主張,構成了列寧黨建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