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中國投資的后續(xù)因素
中國計劃經濟時期的前近30年和其后轉向市場經濟的后35年,中國主要通過投資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較為齊備的工業(yè)體系,并通過近20年的造城運動和房地產開發(fā),實現了90%左右的城市居民都有了產權住房,城市人均住房面積已超過30平方米。2014年中國大多數大中城市出現住房價格的回落,也印證了這一輪房地產投資熱已到達一個相對歷史高點。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16.4%,土地購置面積下降5.8%,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6%。④導致這一現象的基本原因如下:
首先,即使未來6年還有約1億農民轉為城市居民,每年大約是1500萬人按平均一家三口人計算,也不過500萬戶,按戶均100平方米計算,每年為5億平方米的建筑面積,每平方米建設成本按3000元計算,也不過帶動15000億元的增加值,占全國GDP的比重也就2%左右,顯然,這部分需求已難掀起投資高潮。
其次,中國老齡化正在到來。據測算,2010-2015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最高點,2020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達到最高值,為9.96億人,隨后每年退出勞動市場的人口將大大高于進入勞動市場人口數量。2002—2011年,中國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支出規(guī)模年均增長18.67%,遠高于同期經濟增速。據推算,2020年中國老年醫(yī)療費用將占GDP的3.06%,2030年則占8%—9%;2020年醫(yī)療費用將比2008年增加5倍。中國1999年45歲以上的勞動適齡人口為24%,2040年則為37%。⑤一個不斷老化的社會,養(yǎng)老消費與醫(yī)療將是第一位的,投資必然退后,日本、歐洲都已提供了例證。
其三,中國大規(guī)模政府投資正在失去目標。中國最近20幾年的城市建成區(qū)超過過去原有建成區(qū)十倍以上,中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guī)模的高鐵網和高速公路網,在大部分相對落后的農村也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后續(xù)投資需求雖仍有,但投資回報會因經濟基礎較差而更低。同時,地方政府積累起的負有償還責任的超過11萬億元的債務壓力也使得各級政府的投資沖動大為收斂。中國即將開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吸收民營經濟進入國有企業(yè),并且會大幅度引入民營經濟的效益理念,從而也會形成投資克制。
其四,產能過剩,服務業(yè)的發(fā)展成為硬任務。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會長王建認為,如果經濟增長率從高峰下跌一半,設備利用率下跌到75%以下,就是爆發(fā)了危機,中國目前設備利用率已下降到70%左右,經濟增長率如果下降到5%以下,就是發(fā)生危機了。中國1978年到1981年,三年投資沒有增長,積累率從1978年的36.5%壓至1981年的28.1%,資本形成率從1978年的38.2%壓至1981年的32.5%,直到1992年資本形成率才超過1978年水平,所以才有從1978年起連續(xù)14年的9.4%的經濟年均增速。所以,中國應實施城市化,多搞一些非生產建設,從而實現新的穩(wěn)定增長。⑥那么,發(fā)展非生產的服務業(yè)是否存在空間呢?發(fā)達國家服務業(yè)占比一般在70%以上,中國2013年服務業(yè)占比為46.1%,超過第二產業(yè),但仍低于發(fā)展中國家平均60%的水平,而且中國的服務業(yè)中金融和房地產業(yè)增加值占比分別達11.8%和13%,顯然服務業(yè)比其他生產生活服務類的發(fā)展明顯不足。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