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页在线观看,开放性按摩在线观看,探花国产精品福利,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播放,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五月婷婷激情网,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chuàng)精品 > 成果首發(fā) > 正文

自由主義的空談與兩難(3)

——胡適“平社論政”活動緣何無所作為

根據(jù)胡適與林語堂日記,前后參與平社活動者計有20余人,其中可稱為平社成員者15人。這些人均有歐美留學背景,且多為清華出身。22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于1927年前后因時局變化,或自北方南下,或從國外歸來,而驟聚上海,任教于中國公學、光華大學等私立學校。隨著北方局勢的相對穩(wěn)定,部分成員離滬北上。同時,國民黨對羅隆基等人的迫害,使規(guī)模并不甚大也無固定居所的平社的活動受到不小的限制,原本即為松散組織的平社因此而走向終結(jié)。至1930年11月18日,胡適舉家離滬,定居北平,平社活動實際即告停止。雖然此后羅隆基等人尚有恢復平社的打算,但由于得不到胡適方面的積極響應(yīng)與支持,最終亦只能不了了之。23

中國的出路與專家政治

在平社的若干次討論活動之中,關(guān)于中國問題的系列討論無疑為最大亮點。此討論以“中國問題”為總題目,先于1929年以“中國的現(xiàn)狀”為主題,而在1930年改為“我們怎樣解決中國的問題”;每一主題之下又復分列政治、經(jīng)濟、教育、社會等若干方面。這與胡適向來強調(diào)的“先研究了問題的種種方面的種種的事實,看看究竟病在何處”,然后“提出種種的解決的方法,提出種種醫(yī)病的丹方”,最終“用一生的經(jīng)驗學問,加上想象的能力”,“揀定一種假定的解決,認為我的主張”的思想方法正相符合。24

依胡適原倡議,平社的討論當如英國費邊社一般,悉予發(fā)表,并最終結(jié)集成書。現(xiàn)知關(guān)于中國問題的12次討論,即有8次討論稿成文發(fā)表。不過,費邊社的討論文章基本單獨刊行,而平社的討論則幾乎全部發(fā)表于《新月》月刊上。25  1932年,潘光旦將發(fā)表于1930年的討論文章結(jié)集為《中國問題》一書,由新月書店出版。26這些文章即為探究平社論政思想及觀念的基本材料。

參與這些討論者多系專業(yè)學者,對其所承擔的各方面問題多有專長和研究,故在討論文字中,也各據(jù)所知,各言其道。潘光旦從優(yōu)生學的角度出發(fā),對基于儒家思想的中國傳統(tǒng)家庭和選舉制度加以贊賞,以為未來的出路在“我們對于孔門的社會哲學,宜乎再加以估定和變通,而引為今后優(yōu)生教育的初步”;而林語堂則大講韓非“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以為“一個自由強健的新民族嶄露頭角”,將由“孔教的尸身踏過去了”;羅隆基亦相信“國家的壞人愈多,制度愈重要”,因為“制度的功用在把壞人作惡的機會,減少到最低最低的限度”。27顯然,由于專業(yè)背景、思考角度的不同,平社同人所認定的“我的主張”,亦存在一定的差異乃至矛盾。在1930年討論開始之前,同人對此既已有所認識,故提議“在討論分題之前,我們應(yīng)該先想想我們對于這些各個問題有沒有一個根本的態(tài)度。究竟我們用什么態(tài)度來看中國的問題?”并推舉“精神的領(lǐng)袖”胡適來作“這一篇概括的引論”,即《我們走那條路?》一文。28

胡適一開篇即明確表示,所謂“根本態(tài)度的決定”,也就是“我們走的方向的決定”。他又將其分為兩個問題:“究竟我們要一個怎樣的社會國家”及“究竟我們應(yīng)該走那一條路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地”。前者即所謂“目的地”,后者即道路。

對于“目的地”,胡適首先列出國民黨、青年黨及共產(chǎn)黨的三種說法。無疑,這是當時中國社會最具影響力,同時也正在進行激烈對抗的三種力量。但胡適隨即將其置之一邊,因為討論這三種說法“徒然引起無益的意氣,而且不是一千零一夜打得了的筆墨官司”;而他則要“充分用我們的知識,客觀的觀察中國今日的實際需要,決定我們的目標”。胡適確認的目標為兩方面:就消極方面而言,在“打倒五個大仇敵”,即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就積極方面而言,則在“建立一個治安的、普遍繁榮的、文明的、現(xiàn)代的統(tǒng)一國家”。29

“目的地既定”,關(guān)鍵的問題便在于“應(yīng)該用什么法子,走那一條路,才可以走到那目的地呢”。現(xiàn)有的選擇有兩種:一是“演進”,一是“革命”。對于“演進”的路,胡適似并不認可,因為他將這種“演進”冠以“不自覺的”之名,所指實則為放任自流的不作為,“懶惰的‘聽其自然’的心理”。這自然不能為包括胡適等人在內(nèi)的“不滿意現(xiàn)狀的人”所接受。而對于“革命”的路,他則更加反對。雖則革命實有和平與暴力兩途,但在中國這樣“未上政治軌道的國家,舊的勢力濫用壓力摧殘新的勢力,反對的意見沒有法律的保障”,革命“往往不能不走上武力解決的路上去”。其結(jié)果則是“只能浪費精力,煽動盲動殘忍的劣根性,擾亂社會國家的安寧,種下相殘害相屠殺的根苗”,“對于我們的真正敵人,反讓他們逍遙自在,氣焰更兇,而對于我們所應(yīng)該建立的國家,反越走越遠”。

這兩條路既皆不可行,胡適的選擇是第三條路:“認清了我們的敵人,認清了我們的問題,集合全國的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學知識與方法,一步一步的作自覺的改革,在自覺的指導之下一點一滴的收不斷的改革之全功。”依照胡適“革命和演進只有一個程度上的差異”的說法,這第三條路可稱之為一條革命的演進之路,但實際上仍是其一貫主張的漸進改革之路。30

上一頁 1 23456789下一頁
[責任編輯:樊保玲]
標簽: 自由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