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在接觸西方哲學特別是康德哲學和黑格爾哲學后,一些人覺得中國沒有哲學,即使有也只是準哲學;或者說只有具體的哲學,如政治哲學、倫理哲學、歷史哲學等。對此應該怎么看?關鍵在于我們是站在哪個角度看這個問題。
一位美國軍事學家在分析《戰(zhàn)爭論》和《孫子兵法》的差異時說,克勞塞維茨的軍事思想是理想主義的絕對論,是要把敵人徹底消滅掉;而《孫子兵法》則是現(xiàn)實主義的中庸之道,在現(xiàn)實中可以有各種變通的方法,可以“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這在一定程度上既說出了中西方軍事思想的不同,又說出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西方文化的傳統(tǒng),不論是哲學還是近代興起的實證科學,都在追求變動世界背后的本質或本原,追求現(xiàn)實之外的普遍真理。這是一種二元分離乃至對立的哲學模式,本質與現(xiàn)象、本原與現(xiàn)實因為對立而無法統(tǒng)一。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取向會轉變成對標準的追求,認為只有建立一個普適化的標準,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實際上,用標準來規(guī)范個體,常常會導致個體差異被抹平。
如果以康德哲學為標準來看,中國沒有脫離形而下的純理性思想,自然也就沒有哲學。但是,哲學并不等于形而上學。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從不把現(xiàn)象與本質、形而上與形而下割裂開來?!吨芤住分v的是“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與“器”在名義上雖然可以分開,但在現(xiàn)實中無法分開:“道”不離“器”,“器”不離“道”。這個特點可以用宋明理學的范疇來說明。宋明理學在形而上層面有了頗為深入的思考,但“理”和“氣”同樣是不可分離的。朱熹就認為,“理,形而上者;氣,形而下者”“天下未有無理之氣,亦未有無氣之理”。在作理論分析時需要區(qū)別“理”和“氣”,但在現(xiàn)實世界,“理”和“氣”是融為一體的。據(jù)《論語》記載,子游說子夏的學生在灑掃、應對、進退等日常禮儀上的表現(xiàn)是不錯的,但這些都是細枝末節(jié),根本的道理卻沒有傳授。子夏聽說了以后,大不以為然:不從人倫日用入手,怎么能認識天道性命呢?理學家對子夏的話非常推崇,認為“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灑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然”背后必有“所以然”,二者是統(tǒng)一的。“道”就在人倫日用中,不是離開現(xiàn)實另外有“道”。形而上與形而下是貫通的還是分離的,這是中西哲學乃至中西文化的一個重要差別。
概念層面的邏輯分析與純理性在中國文化里確實沒有得到很好發(fā)展,但“道不遠人”的實踐性正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和優(yōu)勢。中國哲學有自己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為什么要用西方哲學的標準來評判呢?舉例來說,對于如何理解《道德經(jīng)》中的“道”,很多人都在分析“道”到底是精神實體還是物質實體。這就是西方哲學的思維方式在起作用,要去思索獨立于萬物之外的本原。如果從整體上理解老子的思想就會發(fā)現(xiàn),不是獨立于萬物之外有個“道”,“道”就在萬物之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天從“道”得到“清”的特性,地從“道”得到“寧”的特性,“道”在不同事物上表現(xiàn)為不同的特性。老子最推崇水,“上善若水”,觀水可以悟“道”。水是無形的,但又可以隨物賦形。如果撇開這些去研究“道”是精神實體還是物質實體,顯然就偏離了老子最核心的思想。
人類創(chuàng)造了多種多樣的文化。正因為有類型上的差異,文化的互補才有可能。當下,我們要學習西方文化的優(yōu)點,但前提是要有文化主體性。以西方哲學為標準來解讀中國哲學,就不可能了解中國哲學自身的特性,結果往往是在解構中國文化。我們不能削足適履,而要量體裁衣。只有轉變思維方式,摘下有色眼鏡,才能理解中國文化本身的獨特價值,更好地選擇性吸收西方文化的精華,用中國智慧去思考和解決當代中國與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
(作者:樓宇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