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記載,古羅馬有兩個塔西佗。年輕的當過古羅馬的皇帝;年長的是歷史學家,曾出任保民官、營造官、財務官和外省總督等。
一般認為,“塔西佗陷阱”應該與老塔西佗有關(guān)。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塔西佗歷史》中,老塔西佗在評價一位羅馬皇帝時說:“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對象,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同樣會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
那么,究竟是誰把塔西佗的這句話總結(jié)、概括和提升為一個定律的呢?有人發(fā)現(xiàn)并提出:這是中國學者潘知常的貢獻。在《誰劫持了我們的美感》一書中,作者潘知常首次用加注引號的方式明確提出了“塔西佗陷阱”。
這是一部圍繞中國四本古典著作展開論述的審美和文化批評類專著。書中提到了許多早已約定俗成的定律、定理、法則,如“帕累托效應”“卡爾多改進”“囚徒困境”等。至于“塔西佗陷阱”,人們可能容易連帶地將其看成諸多定律之一,而忽略了作者特別強調(diào)“我把它稱之為‘塔西佗陷阱’的怪現(xiàn)狀”這一提法。
從現(xiàn)有檢索情況來看,“塔西佗陷阱”確實以潘知常2007年的提出為最早。有西方研究者發(fā)現(xiàn),“塔西佗陷阱”的英文搜索結(jié)果有1690條左右,但大部分源自中文出版物??梢姡?ldquo;塔西佗陷阱”被稱之為“一個中國教授命名的西方政治學定律”并非一家之言。
如同自然科學家發(fā)明一種科學理論那樣,人文社會科學家發(fā)現(xiàn)和概括出一個定律同樣也應視為一大貢獻??赡苡腥藭J為,既然是塔西佗講的話,那功勞應該算在塔西佗頭上。這里須分清塔西佗原話與“塔西佗陷阱”的區(qū)別。它有點類似于著名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出自圣經(jīng)中的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但學術(shù)界一般都把“馬太效應”的提出和命名,歸功于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默頓。其歸納的“馬太效應”指的是: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qū)在某一個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chǎn)生一種積累優(yōu)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鑒于同樣的道理,將“塔西佗陷阱”這一定律的概括、提出和命名歸功于中國學者,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也是一種珍貴的歷史存照。
(作者為學林出版社原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