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中國敘事”和“中國方案”,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僅有著深厚的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底蘊,更有著濃郁的中華傳統(tǒng)和合文化的智慧,同時以其濃郁的全球視野體現(xiàn)著對全球化困境的理性反思和對中國現(xiàn)實境遇的考量,體現(xiàn)了中國將對世界作出更大貢獻的信心和決心。
【關鍵詞】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 歷史定位 理論突圍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識碼】A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眾多的國際場合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并賦予其鮮明的時代蘊含,從國與國之間的命運共同體,到區(qū)域內(nèi)的命運共同體,到最大范圍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利益共同體,到責任共同體,再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斷得到發(fā)揚和傳播。作為“中國敘事”和“中國方案”,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僅有著深厚的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底蘊,更有著濃郁的中華傳統(tǒng)和合文化的智慧,同時以其濃郁的全球視野體現(xiàn)著對全球化困境的理性反思和對中國現(xiàn)實境遇的考量,體現(xiàn)了中國對世界作出貢獻的信心和決心。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邏輯延續(xù)和當代發(fā)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馬克思共同體思想具有價值追求的契合性。馬克思共同體思想遵循大寫的共同體邏輯,其價值追求是“自由人聯(lián)合體”,這是人與社會的“真正的共同體”。而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作為與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跨時空對話”,首先也是一種價值追求。它站在全人類的角度,以全人類共同的命運為關懷指向,追求建立一個共識、共生、共榮、共建、共享和共贏的世界。其基本價值蘊涵包括:對本國負責也對他國負責的責任共同體、“利本國”也“利他國”的利益共同體、將本國人民與其他國家人民的命運聯(lián)系到一起的命運共同體、將當代人和后代人的命運聯(lián)系到一起的發(fā)展共同體,等等。由此觀之,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基本價值蘊涵與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價值追求是高度契合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馬克思共同體思想邏輯延續(xù)和當代發(fā)展。在仍然存在階級和國家沖突的全球化語境下,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無疑朝著人類未來“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方向設定了一個當下的、務實的目標。從前瞻的視角看,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傳播和當代實踐,必將為“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實現(xiàn)提供新路徑和新動能,將推動人類未來朝向“自由人聯(lián)合體”的方向不斷演進。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文化新貢獻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有著深厚的中華傳統(tǒng)和合文化的智慧。從總體上說,中華傳統(tǒng)和合文化所內(nèi)蘊的“天下主義”的博大和“大同社會”的理想,“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東方交往智慧,“講信修睦”“協(xié)和萬邦”的天下情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倫理底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的道德胸襟,實際上都是關涉命運共同體的運思方式。它已經(jīng)融匯到中國人的精神血脈之中傳承至今,“日用而不覺”,作為思想遺產(chǎn)仍然是我們今天認知、認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重要思想資源。
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一方面,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回響和理性升華。具體而言,“天下主義”的博大和“美美與共”的大同理想升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中追求世界大同、和諧安寧的價值取向,“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思想理念升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中求同存異的重要原則,“講信修睦”“協(xié)和萬邦”的情懷升華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中“真、實、親、誠”和“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升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遵循的倫理底線,“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升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倡導的道德胸襟。由此,中華傳統(tǒng)文化資源得到了進一步傳承和盤活,成為在全球化時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政治資源和精神力量。另一方面,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當今全球化時代相遇,必然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互動和互鑒中、在探尋與當今全球化精神相契合的文化基因的基礎上,達致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全球化時代的同頻共振。這不僅體現(xiàn)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也昭示著中國對國際社會的文化新貢獻,是在全球化語境下中國文化自信的突出表征。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全球化困境下的一種理論突圍
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已成為一種現(xiàn)實寫照。為此,不能“只掃門前雪”,而要“共筑百花園”。只有尋求共同利益、承擔共同責任、共享發(fā)展成果,才能保持人類的休戚與共、生生不息,不同國家、民族間共存、共榮、共建和共贏才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之路。人類應以什么樣的理念指引全球化升級轉型?如何尋求各國利益交匯點和人類認知的最大公約數(shù)?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作為“中國倡議”和“中國敘事”的提出正當其時,它呼應了全球化時代的脈動,契合了全球化時代的重大關切,因而是全球化困境下的一種理論突圍。
習近平主席指出:“義,反映的是我們的一個理念,共產(chǎn)黨人、社會主義國家的理念……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贏原則,不搞我贏你輸,要實現(xiàn)雙贏。我們有義務對貧窮的國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有時甚至要重義輕利、舍利取義,絕不能惟利是圖、斤斤計較。”為此,我們針對非洲等發(fā)展中國家提出了“真、實、親、誠”的外交理念,針對周邊國家提出了“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無一不是對那種以鄰為壑、轉嫁危機、損人利己的不道德觀念和做法的堅決摒棄。2017年2月10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lián)合國決議。這昭示著作為全球化轉型時代的“中國診斷”和“中國方案”,即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已經(jīng)進入全球民眾的視聽,成為一種真正“源于中國、屬于世界”的理論創(chuàng)造和價值追求。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讓國際社會理性接納中國和平發(fā)展的溝通橋梁
近年來,西方世界在熱議“中國崛起”(the rise of china),一些別有用心的國家趁機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中國前途未卜論”“中國責任論”等怪論。這是中國在和平發(fā)展道路上遭遇的重大挑戰(zhàn),也是困擾中國已久的“崛起中的煩惱”。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概念超越了文化、種族、膚色、宗教和不同社會制度的界限,在表述上是一個中性、溫和的概念,具有“千年一嘆”的精神能量;以謀求全球化的“雙贏”或“多贏”格局為外交價值訴求,反映了中國希望以此與世界攜手來構筑“命運共同體”的愿望,顛覆了西方語境中“國強必霸”的邏輯理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試圖在理論上向世界證明:中國不是一個現(xiàn)存國際秩序的挑戰(zhàn)者,而是一個和平參與者和建設者,這樣就為中國找到了一條讓自己感覺穩(wěn)妥、讓世界感到放心的路;中國的“和平發(fā)展”是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履行的國際責任,給世界各國帶來的是機遇而不是“危險”,更不是“威脅”,這就進一步證偽了“中國威脅論”。從這一意義上說,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提出和深度闡釋,對于澄清和糾正西方對中國和平發(fā)展道路的誤讀,打消他國對我國迅速發(fā)展的疑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chuàng)造一個和平、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具有積極的正能量效應,同時也摒棄了中國近代以來由于被欺凌而導致的“受害者”心態(tài),向世界展示了一個復興中的泱泱文明大國負責任的大國氣度和大國胸襟。
(作者為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王毅:《堅持正確義利觀 積極發(fā)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人民日報》,2013年9月10日。
責編/宋睿宸 楊昀赟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nèi)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