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页在线观看,开放性按摩在线观看,探花国产精品福利,三级特黄60分钟在线播放,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五月婷婷激情网,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精品污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chuàng)精品 > 成果首發(fā) > 正文

中國反制美國大豆進口的應對戰(zhàn)略與啟示

【摘要】中國是世界大豆第一大進口國,中國大豆進口占世界大豆總進口的60%以上。目前,中國從美國進口大豆量占中國大豆進口總量的35%左右,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0%左右,中國反制美國大豆進口將改變大豆的全球貿易格局,提升南美地區(qū)在大豆國際市場、中國市場中的地位。中國政府應該加快推動中國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國內農民增加大豆的種植,增加國內大豆供給,提高除美國之外的大豆進口來源的穩(wěn)定性,戰(zhàn)略性培育新的大豆進口來源國,盡快著手做好大豆替代產品的長期性供給工作,從而防范可能由大豆進口價格整體上漲而引發(fā)的國內食品價格的整體上漲以及通貨膨脹風險。大豆事件的重要啟示是:在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以及服務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一定要高度重視進口市場的多元化戰(zhàn)略,農產品如此,資源能源類產品如此,技術類產品更是如此。

【關鍵詞】中美貿易 大豆 關稅 經濟安全 多元化戰(zhàn)略

【中圖分類號】D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8.16.004

2018年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50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對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征稅,對160億美元商品將從8月23日起實施征稅。同日,作為反制措施,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fā)布公告,對美國500億美元商品加征25%的關稅,其中,包括大豆產品在內的340億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實施征稅,其余160億美元商品與美方同步實施加征關稅。在這個背景下,本文探討中國反制美國大豆進口的影響、應對戰(zhàn)略與啟示。

中國大豆進口的基本特點

中國是大豆第一大進口國。從大豆世界進口市場來看,中國目前是名副其實的大豆第一大進口國。2012~2017年,無論從進口量還是進口額看,中國大豆進口都占據世界大豆總進口的60%以上。雖然荷蘭、墨西哥、日本、德國等國也進口大豆,但是,與中國相比,其進口規(guī)模比較小。2001~2017年,中國大豆進口量、進口額占世界總進口量的比例整體表現(xiàn)為上升的趨勢。中國大豆進口量從2001年的1393.9萬噸增加到2017年的9553萬噸,大豆進口額從2001年的28.1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96.4億美元。中國大豆進口量占世界進口總量的比例從2001年的24%左右增加到2017年的64%左右。(見表1)

表1

中國的大豆進口來源國相對單一、高度集中。2001~2017年,中國大豆的進口來源國相對單一,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一直是中國大豆進口的主要來源國,這三個國家的大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很高,長期以來其市場份額合計都在90%以上。2001年,美國是中國大豆的第一大進口來源國,中國從美國進口了572.6萬噸大豆,占中國進口總量的41.08%,進口額為12億美元;阿根廷是中國大豆的第二大進口來源國,中國從阿根廷進口了502萬噸大豆,占中國進口總量的36.02%;巴西排名第三,中國從巴西進口了316萬噸大豆,占中國進口總量的22.67%。2017年,中國從巴西進口了5093萬噸大豆,占中國進口總量的53.3%;從美國進口了3286萬噸大豆,占進口總量的34.4%,進口額為123.6億美元。(見表2、表3)

表2

表3

中國反制美國大豆進口的影響分析

中國反制美國大豆進口將改變全球大豆貿易格局。自我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的進口關稅以來,從貿易成本來看,美國大豆進口成本每噸增加700元至800元,比巴西大豆高300元左右,美國大豆失去競爭優(yōu)勢,我國大豆進口將轉向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全球大豆貿易格局需要再平衡。[1]從國內企業(yè)特別是國有企業(yè)的行為來看,他們緊密跟蹤相關情況,堅決執(zhí)行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積極做好采購工作。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為例,自2018年4月以來,沒有再新采購美國大豆,轉而全部采購以巴西、阿根廷、烏拉圭為主的南美大豆。全球大豆1/6的產量來自烏拉圭、玻利維亞等國家。

其實,早在2018年之前,國內企業(yè)就高度重視進口集中度過高導致的風險問題,積極開辟大豆進口多元化渠道,主動調整進口來源地。從長期趨勢看,南美、黑海等地區(qū)耕地資源還有較大潛力,可以在全球大豆供應體系中發(fā)揮更大作用。以中糧集團為例。為了順應國內農產品供需格局變化,中糧集團立足全球視野滿足市場需求,將企業(yè)發(fā)展與世界的糧食、食品的供應和需求形勢連在一起。2014年,中糧集團聯(lián)合國內外投資者,分別并購了來寶農業(yè)、尼德拉兩個國際性糧食企業(yè),尼德拉和來寶農業(yè)的主要資產分布在巴西、阿根廷、黑海地區(qū)、印尼等糧油核心產區(qū)。[2]總的來看,中美貿易摩擦將會提升南美地區(qū)在大豆國際市場、中國市場中的地位。

大豆價格變化趨勢及其對中國國內市場的影響。從短期現(xiàn)實來看,2018年4~8月,巴西大豆對中國的出口價格整體表現(xiàn)為下降的趨勢,美國大豆對中國的出口價格也整體表現(xiàn)為下降,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價格已經下跌近20%左右,主要原因是:雖然中國對大豆的進口需求從美國轉移到了巴西,造成巴西大豆升水上漲近120美分/蒲式耳(44美元/噸),但是,仍然無法彌補CBOT期貨價格的下跌,實際大豆到港價仍然逐步走低。具體來看,CBOT期貨價格下跌了大概175美分/蒲式耳(64美元/噸)。升水上漲44美元/噸,期貨下跌64美元/噸,總體還是下跌20美元/噸。

從中期來看,2018年9月~2019年4月,如果中國的大豆進口需求持續(xù)下降,美國大豆又恰逢收獲季節(jié),那么,在美國大豆沒有找到其他銷路的情況下,大豆價格將持續(xù)下降。在需求下降的同時,世界大豆供給可能會增加。美國農業(yè)部預計,2018~2019年度,美國大豆產量為1.173億噸,巴西大豆產量為1.205億噸,由于生長條件良好,后期還可能會上調大豆產量預測數據。[3]

從長期來看,2019年5月以后,如果中國國內通過產業(yè)結構調整、產品替代等方法,對大豆的需求徹底進行結構性調整,那么,在美國、巴西大豆產量基本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大豆價格將會繼續(xù)下降。

從中長期來看,如果中國對大豆的進口需求真的能保持下降,那么,中國對大豆進口征收關稅將會有利于中國,而如何應對美國大豆種植者將會是美國政府的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但是,如果中國對大豆進口需求的下降是由政策抑制導致的短暫現(xiàn)象,從2018年年末或者2019年第一季度開始恢復強勁需求,被壓抑的需求一旦釋放,那么,中國大豆進口的價格可能會全面提高,不僅從美國進口大豆的價格由于關稅而提高,而且從巴西等國家進口大豆的價格也會由于從美國轉移的需求增加而提高。大豆進口成本的增加將會最終轉嫁到大豆壓榨的下游產品(豆油和豆粕)上,從而導致食用油、飼料、豆制品等價格的提升,與此同時,豬肉、雞蛋等消費品價格也會提升。也就是說,大豆進口價格的變化將對中國國內食品價格產生影響,如果中國大豆進口價格整體上漲,將會導致中國國內大豆制品價格普遍上漲,從而引發(fā)中國國內食品價格的整體上漲,甚至會引發(fā)中國整體的通貨膨脹。這是中國需要防范的風險。

中國對亞太五國取消大豆進口關稅及其影響分析

2018年6月26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fā)布《關于實施〈亞洲—太平洋貿易協(xié)定〉第二修正案協(xié)定稅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對原產于孟加拉國、印度、老撾、韓國、斯里蘭卡的進口貨物適用協(xié)定稅率。這就意味著,根據《亞洲—太平洋貿易協(xié)定》協(xié)定稅率表,自2018年7月1日起,中國將對原產于上述五國的大豆下調關稅,稅率從3%降至0。中國對亞太五國取消大豆進口關稅,將提高亞太五國大豆產品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將對中國大豆進口產生一定的影響。

短期影響極其有限。從短期來看,中國對亞太五國取消大豆進口關稅并不能使中國從亞太五國迅速增加大豆進口,對中國進口大豆地區(qū)結構的影響極其有限。從大豆世界出口市場來看,2001~2016年,美國、巴西和阿根廷一直是大豆主要出口國和供應國,2016年,美國大豆出口量占世界出口總量的43.53%,巴西占36.81%,阿根廷占6.16%,三國合計占世界出口總量的86.5%。此外,加拿大、巴拉圭、烏克蘭、烏拉圭、俄羅斯等國也出口大豆,但所占份額相對較低。孟加拉國、印度、老撾、韓國、斯里蘭卡不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國和供應國。2016年,相關數據表明,孟加拉國沒有大豆出口,韓國、老撾和斯里蘭卡分別只出口了851噸、138噸、9噸大豆,只有印度出口了15萬噸大豆,但也不屬于大豆主要出口國,與中國大豆進口數量相比,相差特別大。因此,對原產于孟加拉國、印度、老撾、韓國、斯里蘭卡的大豆下調關稅,在短期內并不能使中國從上述五國的大豆進口迅速增加。

長期影響意義重大。從長期來看,中國對亞太五國取消大豆進口關稅有利于中國優(yōu)化進口大豆地區(qū)結構。在中美貿易摩擦日益嚴峻的背景下,中國大豆進口安全問題日益凸顯。2016年,巴西對中國出口的大豆量占巴西大豆出口總量的79%,阿根廷對中國出口的大豆量占阿根廷大豆出口總量的91%。中國很難再擴大從巴西、阿根廷進口大豆的規(guī)模。取消大豆關稅,會刺激亞太五國調整各自國家的農產品種植結構,更多地種植大豆,進而有利于中國大豆進口來源國的多元化;另外,也可能會導致亞太五國進行較多的大豆轉口貿易,從世界各國進口大豆再銷售給中國;其實,也會帶動中國企業(yè)到這些國家以及中國周邊國家進行投資,與當地進行合作,加大農產品特別是大豆種植,并經過亞太五國返銷到中國國內市場。這對亞太五國以及中國周邊國家利好。

從經濟安全的角度來看,中國對亞太五國取消大豆進口關稅并不能改變中國大豆進口高度集中的局面,存在巨大的進口風險,對國內經濟和國內消費的影響也存在巨大隱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對亞太五國取消大豆進口關稅的政策啟示意義大于現(xiàn)實意義,國內消費需求巨大而國內供給不足的商品的進口關稅,將是中國降低關稅的主要領域。

中國的應對戰(zhàn)略與啟示

短期戰(zhàn)略。大豆是重要的農產品,具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雙重屬性,是重要的日常消費品和養(yǎng)殖行業(yè)的飼料原料。我國對大豆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剛性”。在目前中美經貿關系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大幅度降低從美國進口大豆是保證我國政府在后期進行的中美貿易談判中贏得主動性的戰(zhàn)略性條件。由于中國的需求比較大,如果將對美國的大豆需求轉移到其他國家,也會導致大豆進口價格的上升,因此,在短期內,半年或者一年之內,大幅度降低大豆進口規(guī)模是我國在特殊時期的戰(zhàn)略選擇。既要大幅度降低大豆進口規(guī)模,又不能影響國內居民的消費需求和飼養(yǎng)等產業(yè)的發(fā)展,因此,一方面,我國政府要鼓勵飼養(yǎng)行業(yè)企業(yè)大幅度降低大豆類飼料的使用;另一方面,要鼓勵企業(yè)增加大豆替代產品及其下游產品的進口,即增加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的進口,增加菜籽、葵花籽等油料產品的進口,增加豆粕、菜粕、葵粕和魚粉等商品的進口,增加豬肉等肉類產品的進口。這就需要我國政府調整相應產品的進口政策,特別是要降低大豆替代產品及其下游產品的進口關稅。

長期戰(zhàn)略。如果中國對大豆的需求是可以用其他產品來完全替代的,那么,我國政府將會一直處于十分主動的地位,否則,我國政府將會處于十分被動的局面。因此,從長遠規(guī)劃來看,我國政府應該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加快推動我國農業(y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鼓勵國內農民增加大豆的種植,增加國內大豆的供給。實際上,自2015年以來,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連續(xù)3年實現(xiàn)恢復性增長。通過恰當的政策引導、適當的種植補貼,我國東北地區(qū)的大豆產量還有進一步增長的基礎和條件。

二是提高除美國之外大豆進口來源的穩(wěn)定性。鼓勵中國企業(yè)與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要出口國政府搞好關系,與這些國家簽署大豆長期購買協(xié)議,從而鼓勵這些國家的農民增加大豆的種植。

三是戰(zhàn)略性培育新的大豆進口來源國。要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農業(yè)資源稟賦優(yōu)勢,繼續(xù)加大在相關國家的農業(yè)投資,一方面通過現(xiàn)有供應商增加大豆采購規(guī)模;另一方面積極開發(fā)當地有實力和影響力的企業(yè),加強與他們的合作。目前,我國已經對印度、孟加拉國、老撾和斯里蘭卡等國的進口大豆實行零關稅。另外,近年來,加拿大、烏克蘭、俄羅斯等國家的大豆等油料的產量和出口量增長比較快,未來這些國家也可能成為中國新興的大豆供應國。

四是盡快著手做好大豆替代產品的長期性供給工作。中國對大豆的需求主要是豆粕,而不是豆油。如果國內豆油的供給不足的話,可以直接用其他類型的食用油替代,全球的食用油供給基本上是過剩的。對于中國來說,最大的問題是豆粕問題,而對豆粕的需求在于飼料,其中,豬飼料占比最大。大豆的替代性產品主要包括葵花籽、菜籽、花生等,所以葵花籽粕、菜籽粕、花生粕是豆粕的主要替代品。因此,在積極拓展大豆供給的同時,也要盡快做好大豆替代產品的供給工作,重點在于增加替代性產品的供給規(guī)模。

對中國的啟示。如果某種商品的國內需求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過大,在外部環(huán)境惡化時,不管是主動減少進口還是被動減少進口,都會對國內的消費市場、國內經濟、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產生一定的沖擊。如果這種沖擊短期內通過各種手段進行調整可以化解,那對自身的影響還是可控的,但是,如果這種沖擊無法通過自身努力而得以化解,那這種影響就是致命的。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豆進口減少對中國自身的影響應該是可控的,但是,技術性產品特別是高技術性產品進口減少或者出口國對中國禁售,對中國自身的影響是不可控的。

僅從大豆事件來說,減少進口即使對中國的自身影響是可控的,也再次給中國一個警示:在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滿足國內消費需求以及服務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一定要高度重視進口市場的多元化戰(zhàn)略,農產品如此,資源能源類產品如此,技術類產品更是如此。大豆產品的成長本身具有周期性,種植面積的改變也具有一定剛性,供應量在短期內很難改變,因此,對于生產周期較長、產量供給彈性較小的產品來說,如果中國的進口規(guī)模較大,那么,國家政府應該盡早進行戰(zhàn)略性布局,通過降低特定重點進口國家的關稅,鼓勵企業(yè)積極開拓新的進口來源國,保障供給穩(wěn)定。

(本文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國進口增長及其對國內經濟發(fā)展促進作用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為:71473020;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博士生郭也、路易達孚亞洲私人有限公司高級研究員呂洋對本文有重要貢獻)

注釋

[1]《我國大豆進口多元化格局已經形成》,http://www.chinanews.com/m/gn/2018/08-10/8595520.shtml?f=qbapp。

[2]《減少美國大豆進口的缺口可從其他國家進口彌補》,https://news.qq.com/a/20180711/003411.htm。

[3]《美國這個稱號或不保 但仍有大豆在流向中國》,http://news.sina.com.cn/w/zj/2018-08-08/doc-ihhkusku0775596.shtml。

責 編/刁 娜

China's Resistance of US Soybeans and Its Insight

Wei Hao

Abstract: China is the world's largest soybean importer,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60% of the world's total soybean imports. At present, about 35% of China's soybean imports come from the US, and about 60% of the US soybean exports go to China. China's resistance of the US soybeans will change the global soybean trade pattern and improve the position of South America in the international soybean market and the Chinese marke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accelerate the agricultur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encourage domestic farmers to increase soybean planting, raise domestic soybean supp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soybean import sources other than the US, foster new strategic soybean exporter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ensure long-term supply of soybean substitute products, so as to prevent the overall rise in domestic food prices and inflation risks that may be caused by the imported soybean price hikes. The important insight gained from the soybean incident is that while making full use of international resources to meet the domestic consumer demand and serve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diversifying the import markets, which not only applies to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but also to resource and energy products and technological products.

Keywords: Sino-US trade, soybean, tariff, economic security, diversification strategy

魏浩,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世界經濟。主要著作有《世界經濟概論》《國際貿易學》《國際經濟學》等。

[責任編輯:刁娜]
標簽: 美國   大豆   中國   啟示   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