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
2018年是中國經濟較為艱難的一年,內外部諸多不利因素疊加,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正如2018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公報指出的:要看到經濟運行穩(wěn)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huán)境復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關鍵之年,中國經濟如何破局攻堅、走向高質量發(fā)展?
一問: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能否終結?
2018年,中國經濟受各方面因素影響,經濟的內外部風險均超出預期。
在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袁鋼明看來,2018年導致經濟下行的原因之一是新增基礎設施投資下降嚴重。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基礎設施投資是當前投資增長的最重要的動力源。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2018年1-11月份,固定投資增長5.9%,低于2017年同期的7.2%,增速下降最主要是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下降得很快,由原來20.1%的增速下降到了3.7%。
“雖然基礎設施投資降速某種程度上看是一個好的調整,因為以前的基礎設施投資太高,擠壓了民營企業(yè)投資,給經濟造成了很大的負擔。但是反過來,基礎設施投資太低了也不好。”袁鋼明說。
國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此問題并開始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統(tǒng)計顯示,剛進入2019年,國家發(fā)改委就密集批復了多個軌道交通建設規(guī)劃和高鐵建設項目,涉及投資總額超過9300億元。比如,在2019年1月,國家先后批復了《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鐵路建設規(guī)劃(2019-2025年)》和《武漢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guī)劃(2019—2024年)》。兩個規(guī)劃涉及投資3786億元。而在此之前,已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qū)、上海、重慶、杭州、濟南等多個軌道交通規(guī)劃獲批復。
2018年經濟下滑還有其他一些客觀原因。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前任所長汪同三則認為,導致經濟下行的原因之一是我國經濟的結構性調整還在進行中。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目前經濟的結構性調整進入到了關鍵階段,經濟增長速度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國際形勢的影響,特別是中美貿易爭端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結果,對經濟增長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影響。下一步中美之間也有可能達成一個雙方都能從中受益的協(xié)議,這樣對我國經濟的沖擊也會小一點。”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直面“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現實,將“六穩(wěn)”即“穩(wěn)就業(yè),穩(wěn)金融,穩(wěn)投資,穩(wěn)外資,穩(wěn)外貿,穩(wěn)預期”作為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的重要決策部署,再加上近期各部門紛紛發(fā)力,2019年,經濟下滑趨勢能否有效緩解?
1月21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2018年GDP增長6.6%。在此之前2018年12月2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在京發(fā)布《經濟藍皮書》預計2019年我國GDP增長率為6.3%,經濟不會發(fā)生硬著陸。
袁鋼明也認同上述判斷,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由于政策產生效果往往存在幾個月的時滯,經濟下行壓力短期內還會持續(xù)。
二問:中美貿易戰(zhàn)能否熄火?
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持續(xù)升級,雙方你來我往,不斷向對方加征進口商品的關稅。截至2018年10月,雙方已進行三輪進口商品加征關稅。
轉折發(fā)生在2018年12月1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在G20峰會上會晤并達成共識,停止加征新的關稅,并指示兩國經濟團隊加緊磋商,達成互利共贏的具體協(xié)議。
2019年,中美貿易戰(zhàn)能否熄火?
當前中美雙方傳遞出的正面消息頗多。比如,中方已經重新開始進口美國大豆和石油,并表態(tài)進一步開放市場、強調競爭中性原則、加緊經貿磋商進程等。
袁鋼明認為,“一定能夠達成休戰(zhàn)協(xié)議。深層次的原因是中方和美方都打不下去了,兩個伙伴的經濟損傷都很嚴重。中美兩國均有達成協(xié)議的訴求,因為雙方都有強烈的和談愿望,休戰(zhàn)協(xié)議肯定達成。”
企業(yè)界也持樂觀預測。如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從美方來看,貿易戰(zhàn)對美國而言是負面影響越來越大,美國經濟調整,金融市場回落,政治風險加大,特朗普也對于達成貿易協(xié)議抱有期待。2019年中美利用90天達成協(xié)議的可能性較大。
但是在汪同三看來也要有最壞的打算,“貿易沖突、貿易摩擦也有可能還會繼續(xù),在某些方面還有可能加劇。萬一這樣對我們的外需影響就比較大,對整個經濟增長也會帶來比較大的影響。應該有預案和心理準備。”
三問:人民幣匯率是否會破7?
2018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總體呈先穩(wěn)后貶、雙向波動的走勢。人民幣對美元全年累計貶值5.0%。
這一年中有兩次貶值引發(fā)關注。先是4月中下旬以后,由于受外貿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走低,到8月中旬跌至約6.9左右。四季度前夕,受美元指數低位反彈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10月末跌至6.98附近,人民幣貶值壓力再次加大,由此引發(fā)市場對匯率破7的擔憂。
受多種利好消息的影響,2019年以來人民幣呈快速走強趨勢。1月11日,人民幣匯率最高升至6.7402,創(chuàng)2018年7月以來新高。
基于近期人民幣匯率不斷走強,引發(fā)市場對2019年人民幣匯率走向的各種猜想。多數市場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再度破7的可能性并不大。
汪同三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盡管2018年至少有兩次匯率接近7,但都沒有出現破7的情況,說明人民幣匯率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總體來看,我認為人民幣匯率在2019年能夠保持穩(wěn)定。其實匯率出現一些波動是正常的,只要我們下決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盡量減少國際上一些不利因素的沖擊。7,也只是一個心理點位,即便略微比7更高一些也不是什么大事情。”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在“2019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年會”上表示,今年人民幣匯率在正常情況下不會破7,人民幣總體還存在升值可能。匯率一旦破7,市場就會形成相對一致的貶值預期,人民幣多頭力量遭到抑制,空頭力量增強,從而造成匯率進一步下跌。短期匯率受市場預期的影響更大。目前人民幣匯率仍處于穩(wěn)定區(qū)間。我國“穩(wěn)匯率”的方針政策是正確的。
袁鋼明也認為2019年人民幣匯率破7的可能性明顯減弱。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目前我國更加注重匯率的市場機制而不是政策作用,匯率的市場化進程推進得特別快,再加上中美貿易戰(zhàn)可能會暫停,2019年美聯儲加息節(jié)奏也可能有所放緩,這些都將使人民幣貶值壓力得到緩解,因此,人民幣匯率短期內沒有破7壓力。
四問:積極財政政策的空間有多大?
2019年大規(guī)模減稅降費的政策已經明確,如何避免由財政收入的減少而影響財政支出?汪同三提出了兩個措施,首先是適當擴大財政赤字,來彌補由減稅帶來的財政收入的減少;其次是要降低政府的支出。“通過適當的擴大財政赤字和減少政府的有關支出,能夠使積極的財政政策發(fā)揮更大作用。”
2018年我國赤字率定在2.6%,相較2017年的3%有所回調。在積極財政政策定調不變的背景下,2019年如果適當擴大財政赤字,赤字率是否應該重新突破3%,目前各方爭議頗大。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表示,在經濟的高質量發(fā)展階段,防風險成為懸在頭上的一把刀,這是一場輸不起的戰(zhàn)役。在當下的中國,要把財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鎖定在 3% 以內。
也有不同看法。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花長春認為,“2019年赤字率肯定要破3%。 我們認為增值稅的減稅,疊加三檔并兩檔的改革,或減稅1.3萬億,而個稅減稅方案或減稅達3000億-4000億,因此2019年總的減稅幅度比較明顯。在支出剛性的情況下,預算赤字率必然要破3%。政府或可通過結轉以往結余和政府基金方面的預算來部分緩解赤字率的上升,但預算赤字率大概率仍會達到3.2%。”
袁鋼明也認為財政赤字率可以突破3%,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目前我國的財政政策總體看比較謹慎。其實,財政赤字沒有必要控制得那么緊,財政政策還有很大的空間。“2017年我國政府的負債率比較低,低于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像美國的負債率都超過了100%。所以我國財政非常安全,可以繼續(xù)擴大財政赤字,赤字率甚至可以突破3%。”
五問:貨幣政策放松的效果明顯嗎?
與2017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中性”的表述相比,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取消了貨幣政策“中性”的表述。會議指出,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解決好民營企業(yè)和小微企業(y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隨后央行宣布全面降準,打響了開年貨幣政策放松第一槍。2019年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此次降準是否有效,某種程度上也即貨幣政策放松是否有效果,對此汪同三給以肯定。他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降準肯定有效果,存款準備金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市場多出的資金可不是小數目,就有一萬多億。”
他同時提醒在資金運用上要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對于釋放出來的銀行資金,要保證能夠落實到實體經濟,防止出現“脫實向虛”的現象,促進實體經濟的發(fā)展。二是由于現在的存款準備金率是兩位數,還比較高,所以進一步落實“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做到松緊適度”的要求仍有空間。
在袁鋼明看來,要防止貨幣政策太緊,不能只是調整存款準備金率,還要注意到貨幣供給的充足合理性。“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直接提供了銀行的一些中短期流動性,其政策效果有時比降準還好,銀行拿到這些流動資金以后,就會把這個資金配置到一些中短期項目上去,資金周轉很靈活也很快。2019年TMLF和降準同時使用,貨幣政策放松的效果就會更加明顯。”
六問:全國性房地產調控會放松嗎?
近期,山東菏澤取消限售、廣州深圳下調房貸利率、珠海放松限購等消息接連爆出,市場上關于2019年將放松房地產調控的預期急速升溫。某種程度上,這幾個城市被視為全國松綁房地產調控的信號。
此次幾個地方放松房地產調控,監(jiān)管層并未出面干預或者解釋。住建部在部署2019年工作時表示,“房住不炒”政策不會改變,“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是2019年工作的首要目標,并將“差別化調控”的表述改為了“分類指導”。
對此,沈建光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政策仍沿用了“房住不炒”、“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fā)展長效機制”的表述,意味著當前決策層不會啟動全面放松房地產調控以達到“穩(wěn)增長”目標。
但是,針對上述幾個地方“因地制宜”的重大突破,也有分析人士預測,2019年房地產調控將出現局部松動。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2019年上半年樓市將明顯轉差,政府最終將在春季或之后放松對大城市的限制措施。華泰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團隊預測局部放松的時點或在2019年年中。
即便如此,袁鋼明依然堅持認為,目前國家相關部門對房地產調控的判斷沒有發(fā)生變化,這一次調控松綁只是個別城市放松了房地產調控。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國家有多種手段調控房地產市場,規(guī)定首付比例就是很重要的措施。中央不松綁首付比例等調控措施,個別地方的這種小放松應該不會造成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