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電(記者巨云鵬)記者從上海市司法局了解到,近年來,為服務和保障城市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發(fā)展戰(zhàn)略和國際商業(yè)往來,上海持續(xù)提升涉外法律服務水平,在商事調解、涉外鑒定、國際仲裁、涉外公證以及律師行業(yè)等方面,不斷加強專業(yè)化、國際化能力建設,取得較好成效。
在涉外商事調解方面,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在2011年成立,專注于貿易、投資、金融、證券、保險、知識產權、技術轉讓、房地產、工程承攬、運輸等商事領域的爭議調處。目前,中心94名專業(yè)調解員團隊由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律師、退休法官組成,一半以上的調解員能夠使用英語工作。截至今年6月,中心經雙方當事人同意調解而正式受理的案件共計2562件,涉案標的約654億元人民幣,調解成功1560件。
在涉外司法鑒定方面,上海市司法鑒定機構尤其是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作為全國涉外法律服務(司法鑒定行業(yè))示范機構,承擔了各類疑難復雜涉外案件的鑒定工作。近三年,上海市司法鑒定機構年均完成近千件涉外司法鑒定。
在國際仲裁方面,上海已率先出臺若干措施支持打造面向全球的亞太仲裁中心。上海仲裁委員會完成改革,退出事業(yè)單位序列,構建了以委員會為核心的國際化法人治理機制,并首次聘請3名來自希臘、加拿大等地的國際仲裁專家擔任委員。體制的深化改革帶來行業(yè)迅速發(fā)展,上海仲裁業(yè)務連續(xù)呈現高增長態(tài)勢。上海仲裁委員會、上海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上海總部等上海仲裁機構,在2019年至2022年間共受理案件2.83萬件,總標的額3576億元,受理案件量和標的額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3%和25%。
在涉外公證方面,隨著上海開放水平提升,涉外公證的需求量日益增多。個人涉外民事類公證業(yè)務類型,從出國定居、結婚、留學、旅游以及境外繼承和資產投資類公證,逐漸向境外人士的遺囑、繼承、委托、有無犯罪記錄以及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等公證業(yè)務類型轉移。2022年,上海公證機構辦理的涉“一帶一路”對外公證業(yè)務中,相應公證文書共發(fā)往96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使用;今年上半年,上海涉“一帶一路”公證業(yè)務達2萬余件。
在律師行業(yè)涉外服務方面,上海市律師協會積極打造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培養(yǎng)基地。在“請進來”方面,重點打造品牌項目——“領航計劃”涉外律師培訓營,連續(xù)4年共舉辦5期,形成國際律所合伙人、頂尖大學教授等組成的師資庫,聚焦境外資本市場、融資交易、跨境合規(guī)等實務課題,累計培養(yǎng)302名精通涉外業(yè)務、國際規(guī)則和跨語言、跨文化運用能力的復合型涉外律師人才。在“走出去”方面,經過長期醞釀和多輪協商,上海市律師協會與上海市司法局、新加坡律政部、新加坡律師公會簽署備忘錄,建立上海—新加坡互派律師交流培訓合作計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