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在發(fā)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以實績實效和人民群眾滿意度檢驗改革”。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抓改革、促發(fā)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站在新的歷史節(jié)點上,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奔著問題“改”、對著問題“革”,以改革開路、以改革破題,精準發(fā)力、協同發(fā)力、持續(xù)發(fā)力,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民心聲是改革所向。從人民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fā)謀劃和推進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應有之義、題中之義。群眾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要深入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運用好“四下基層”制度,深入街頭巷尾、田間地頭,聚焦群眾所思所想、急難愁盼,把問題拿到桌面上,向問題叫板,多推出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好事。
改革涵蓋的領域包羅萬象,涉及的問題千差萬別,有新有舊,有難有易,有大有小,對老百姓而言都關乎切身利益,既不能抓大放小、挑重過輕,也不能抓小放大、拈輕怕重,要“眉毛胡子一起抓”、新賬老賬一起算。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要樹立憂患意識、底線意識,不斷提高政治鑒別力、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懂得小題大做、管中窺豹,把問題與風險想先一步、想深一層,時時松懈不得、處處緊盯不放,堅持抓早抓小、不等不靠,著力下好改革“先手棋”,于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千改萬改,解決問題才是真改。要突出問題導向,從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中找準改革的突破口,奔著問題去、圍著問題干、盯著問題改,群眾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由表及里、由外到內、由淺至深,深挖細挖問題根源,真抓重點、敢攻難點、善破堵點,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出實招、出硬招、出狠招,把解決問題成效作為檢驗改革成效的“試金石”。
改革力度究竟怎么樣,重點看問題解決了沒有。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解決好“為誰創(chuàng)造業(yè)績、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業(yè)績、怎樣創(chuàng)造業(yè)績”這個根本性問題,當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把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作為改革發(fā)力點,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既立足當前也立足長遠,既做顯績做潛績,敢于觸碰深層矛盾問題,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實打實、硬碰硬地把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干出實效,把好事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要勇于接受群眾評判,堅持以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以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身體力行地把改革舉措放到實踐中檢驗,用實績來說話、讓群眾來打分,確保各項改革任務符合經濟社會發(fā)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眾新期待,以事不避難、義不避責的信念決心將改革進行到底,以改革任務落實的“亮麗清單”,擦亮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幸福賬單”。
創(chuàng)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yè)績,并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完成的。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也會隨之增加。開弓沒有回頭箭,改革關頭勇者勝。當前,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改革越是向縱深推進,越要保持戰(zhàn)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將改革進行到底,啃硬骨頭、涉險灘,既沉著冷靜又蹄疾步穩(wěn),既敢于出招又善于應招,讓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一定能”,把全面深化改革宏偉藍圖緊緊抓在手上、落到實處、干出成效。(作者:單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