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個務必”的要求和新時代好青年的培養(yǎng)緊密相連、同向同行、相輔相成。“三個務必”有助于感召、塑造和激勵青年,以“三個務必”引領青年成長成才,要求我們把握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強化對青年的政治引領、加強團組織和干部隊伍建設。并從理論武裝、實踐磨礪兩個層面采取有效措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充沛的青春活力。
【關鍵詞】“三個務必” 新時代好青年 青年成長成才 【中圖分類號】C961 【文獻標識碼】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三個務必”是中國共產黨在豐富完善“兩個務必”的基礎上,立足新時代新征程,面向全黨發(fā)出的政治動員令。貫徹落實“三個務必”的要求,可以更好地引領青年成長成才,促使越來越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涌現出來。
以“三個務必”引領青年成長成才的意義
新征程,鼓勵青年樹立宏偉志向,勇于擔當作為,耐得住寂寞艱辛,勤于拼搏,成長為新時代好青年,關乎黨的事業(yè)傳承發(fā)展,關乎民族復興偉業(yè)的后繼有人。“三個務必”為我們更好地團結、組織和動員青年,引導青年成長成才提供了行動指南。
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向全黨發(fā)出了“兩個務必”的號召:“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既是中國共產黨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的理性總結,也飽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①的殷切囑托和長遠擔當。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在百年奮斗歷程中,黨始終踐行黨的初心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黨的初心使命的感召下,一代代優(yōu)秀青年堅持不懈,勇毅前行,在贏得民族獨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號召,必將進一步感召青年一代與祖國、民族的命運同頻共振,勇擔歷史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記“國之大者”,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三個務必”中“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號召是對“兩個務必”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的繼承與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輝煌成就有目共睹,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并未改變,祖國的建設與發(fā)展依然面臨諸多挑戰(zhàn)。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我們這個百年大黨代代傳承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我們黨由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離不開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精神和作風。青年一代需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把黨的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發(fā)揚光大,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不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的青春活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品格。在黨的領導下,一代代青年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展現出無所畏懼、攻堅克難的昂揚斗爭精神。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無懼生死考驗,積極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他們把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以沖鋒陷陣的勇氣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投身革命浪潮,為新中國成立奠定了堅實基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青年積極投身新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建設大潮,展現出堅韌不拔的奮斗意志。改革開放以來,廣大青年在黨的領導下直面各種挑戰(zhàn)與機遇,勇于創(chuàng)新、敢于實踐,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生動實踐。
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新征程上,我國發(fā)展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zhàn)、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號召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歷史發(fā)展動力觀的守正創(chuàng)新,展現出黨在新征程上應對新問題和新考驗的勇氣和魄力。這種斗爭精神有助于廣大青年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以正確的戰(zhàn)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在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贏得主動權。
以“三個務必”引領青年成長成才的要求
以“三個務必”引領青年成長成才,必須把握青年成長規(guī)律,引導廣大青年深刻理解、踐行“黨的奮斗主題就是團的行動方向”的具體要求,使廣大青年的干事創(chuàng)業(yè)精神與黨的遠大理想、崇高目標在有機統(tǒng)一中實現良性互動。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青年運動,始終引領青年運動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方向,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②同時,中國共產黨積極引導青年參與到黨和國家的各項事業(yè)中,推動青年群體成為推動歷史進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的先鋒力量與堅實依靠。“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既回答了中國共產黨從哪兒來、到哪兒去的問題,也向各級團組織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即一定要把握住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的主題和方向,團結、組織、動員廣大青年,堅決擁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齊心協力、艱苦奮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強化對青年的政治引領工作。黨的青年工作包括政治引領、組織動員、社會參與、服務幫助等不同層面,其中“政治引領”始終居于首要地位,發(fā)揮著關鍵作用。青年只有樹立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才能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才能順利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使命和時代重托。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黨用‘共產主義’為團命名,就是希望黨的青年組織永遠站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黨的光輝旗幟指引青年,用黨的優(yōu)良作風塑造青年。”無論是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黨始終把加強對廣大團員和青年的政治引領擺在首位,從擁有堅定理想信念這個標準出發(fā),團結引領廣大青年跟黨走,為共同的目標奮力前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形成堅定理想信念,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要在斗爭實踐中不斷砥礪、經受考驗。”“三個務必”重提毛澤東同志當年的告誡,強調“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既警示全黨一定要戒驕戒躁、永不懈怠,也向各級團組織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即站在黨的事業(yè)薪火相傳、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認識加強對廣大青年的政治引領這一重要要求,塑造青年一代的愛國情懷與憂患意識,堅定青年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使其在滿懷理想、勇于擔當的不懈奮斗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全面加強共青團和團干部隊伍建設。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肩負著為黨的事業(yè)培養(yǎng)忠實助手和可靠后備軍的責任。“三個務必”的號召,既從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角度,提出了黨組織建設提質增效的新要求,也向各級團組織發(fā)出了全面從嚴管團治團的新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求各級團組織努力把自身打造成引領青年思想進步的政治學校,堅持為黨育人,把組織的根基深扎到普通青年之中,推動“兩個維護”落實到基層。“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要求各級團組織秉持安不忘危的憂患意識,時刻戒驕戒躁,把弘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落到實處,為持續(xù)奮斗提供穩(wěn)定的精神支撐。“敢于斗爭、善于斗爭”要求各級團組織貫徹群眾路線,重點關注各種新興領域、新興組織和新興群體的團建工作,不斷擴大團組織的吸引力,提升做好青年工作的能力,構建一個執(zhí)行力強、內外溝通無阻的組織結構,激發(fā)基層組織強勁的生機與充沛的活力。
以“三個務必”引領青年成長成才的舉措
遵循“三個務必”的要求,引領新時代青年形成勇于擔當、吃苦耐勞、追求卓越的良好情操和意志品質,須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部署要求,聚焦青年面臨的現實問題和迫切需求,引領青年學理論、強素質,懂政策、明方向,以真才實學更好地服務人民、貢獻國家。
增強青年對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領悟力。青年須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政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貫通于大中小學各個學段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青少年系統(tǒng)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主渠道,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教師應積極推進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升課程的理論性、實踐性、互動性與針對性。二是常態(tài)化推進黨史教育。引導青年深入研讀黨史上重大事件的背景、過程及意義,感悟黨史上先進模范人物的豐功偉績,領悟黨史上重要會議的歷史影響,促使他們以史為鑒,洞察未來,從奮斗歷程中明確方向,更好地用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增長智慧、增進團結、增加信心、增強斗志。三是帶領青年閱讀《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等文獻,引導青年了解政策、明確方向,領悟精神、鼓舞斗志。
強化對青年的實踐歷練。青年一代抱負遠大,正處于人生和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階段。以“三個務必”引領青年茁壯成長,最重要的是引導青年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使青年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成為各領域的排頭兵和生力軍。
一是教育引導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作為青年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有效強化對青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將其轉化為青年普遍的道德情感認同和切實的行為實踐。二是引導青年掌握歷史主動,投身實踐。用初心使命激勵青年站穩(wěn)人民立場,立足本職崗位,弘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在各自工作領域立起合格的標尺、樹起優(yōu)秀的楷模,走好中國式現代化奮進之路。三是激發(fā)青年奮斗意志。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號召廣大青年:“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fā)出更加絢麗的光彩!”面對民族復興的壯美藍圖,青年不能猶豫、懈怠和畏難,應以堅定、奮進的姿態(tài),迎接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作者為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齊齊哈爾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專項項目“龍江紅色資源融入‘綱要’課教學體系的敘事化路徑研究”(項目編號:SJGSX2021006)、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重點課題“龍江紅色資源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教學路徑研究”(項目編號:GJB1422300)階段性成果】
【注釋】
①《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22年,第333頁。
②《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年5月1日。
責編/靳佳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