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一輛滿載7000多件慈善物資的廂式大貨車正奔馳在通往西藏自治區(qū)日喀則市地震災區(qū)的國道上,這輛車前幾天從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學出發(fā),跨越4300多公里,為日喀則市拉孜縣兒童送去溫暖與愛心。
“穿上厚厚的衣服就不會冷了”“不要難過,我們愛你們”“加油!一起共渡難關”“明天會更好!”“愿西藏震區(qū)的小朋友健康平安”。
聚愛暖心,共渡難關。據浙江大學幼兒園黨總支書記王勍介紹,西藏日喀則地震后,浙江大學幼兒園聯合浙江大學后勤集團科教服務中心發(fā)起“聚愛暖心 共渡難關——為西藏震區(qū)兒童捐衣捐物”倡議,得到老師、家長、孩子們和科教服務中心員工的積極響應。
浙江大學玉泉幼兒園、西溪幼兒園、華家池幼兒園、實驗園、大華西溪風情幼兒園和浙江大學華家池子弟小學近2000名師生積極參與了此次慈善捐贈活動。
收到捐贈倡議后,大華西溪風情幼兒園大班小朋友張璟程和媽媽立即行動起來,新買了9條褲子、9雙鞋子、14套保暖內衣套裝和30件羽絨服。玉泉分園托班小朋友上官筱林不足3周歲,媽媽告訴她地震后有的小朋友缺少過冬棉衣,她就跑到衣柜,拿出自己最喜愛的羽絨衣交給媽媽,并用稚嫩聲音說:“西藏的小朋友很冷很冷的,給他們穿上吧!”。
筆者在浙大幼兒園家長微信群看到,大家參與此次慈善捐贈活動熱情十分高漲,家長認為從小在孩子心中種下愛的種子、培育公益慈善之心,有助于孩子成長為有愛、有擔當、有理想、有格局的公民。
中班廖澤宏的爸爸說:“在災難面前,每一份愛心都如同一縷陽光,為受災同胞帶來希望。盡管這些物資數量有限,但我們希望通過這一小小善舉,傳遞對災區(qū)同胞的關愛與祝福,表達共渡難關、重建家園的堅強決心!”
在各園區(qū)的捐贈接待點,孩子們懷抱著沉甸甸的衣物包裹,捧到老師手上。浙大幼兒園近百位教師全情投入,按照小、中、大班年齡段進行分類打包,每一件童裝都飽含著“浙小鷹”的愛心與祝福。
浙江大學后勤集團科教服務中心主任徐小華表示,他們將攜手全體員工以及合作的快遞公司,竭盡全力以最快速度把捐贈物資運送到地震災區(qū),確保那里的孩子們盡早穿上溫暖的冬衣。
科教服務中心郵遞中心主任陳燕芳在紫金港校區(qū)白沙郵遞服務站負責接待捐贈工作。她說,倡議書發(fā)出后,本單位教職工積極參與捐贈活動,同時也吸引了浙江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加入愛心捐助行動中來。
據統(tǒng)計,本次慈善捐贈共籌集羽絨衣、外套、毛衣、褲子、鞋子等各類衣物7000余件??平谭罩行娜w黨員、郵遞中心工作人員一起對這批物資進行檢視、打包和整車安檢,確保物資安全。三個小時后,7000余件愛心物資整理打包完畢,當晚迅速交付快遞公司。
此次捐贈活動傳遞了浙江大學幼兒園老師、家長、孩子們以及科教服務中心廣大員工對災區(qū)兒童的深切關懷,也展現了學校師生員工的社會責任感。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這份來自浙江大學的愛心也許微不足道,但卻凝聚著深厚的情誼。祝愿災區(qū)人民早日重建家園,重拾笑容!(王語嫣 趙繁榮)